主题:学习十九大报告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嘉宾:原林业部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 朱俊凤
内容提要:原林业部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朱俊凤谈塞罕坝,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主持人:主持人
各位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中国林业网在线访谈节目。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在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在那里,它就是塞罕坝。半个多世纪前,那里是茫茫荒原,如今变为百万亩绿洲。几代建设者的拼搏和奉献,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原林业部造林绿化管理司司长朱俊凤来聊聊塞罕坝的那些事。朱司长,欢迎您。(10-20 14:01:42)
 
主持人:主持人
朱司长,我了解您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从事了几十年的林业工作,相信您肯定了解当年塞罕坝的情况,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历史?
 
嘉宾:朱俊凤
二、塞罕坝林场建设定位。塞罕坝林场的属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它的任务有四条:
  (一)建设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经材。
  (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减少京津地区风沙危害。
  (三)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育林经验。
  (四)研究大型国有机械林场管理经验。
 
嘉宾:朱俊凤
三、塞罕坝林场建设。塞罕坝林场经过55年建设。实践证明当时的建场定位属性是正确的。生态公益型林场,需要长期、稳定的人、财、物的投入,比较稳定的高规格的领导体制。塞罕坝林场建设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62年至1982年为建设期。林场全体职工经过20年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累计造林96万亩,保存率70.7%,结束了大面积造林,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造林任务。塞罕坝林场建设框架初具规模,可以说林场基本建成。从1982年至2016年,林场累计造林48万亩,保存率超过80%,这一阶段主要是以管护任务为主,以及零散地块造林、扫尾绿化工程。
 
嘉宾:朱俊凤
塞罕坝林场建设55年,经历12届领导班子。从第一届领导班子刘文仕、王尚海、张启恩,到后来的李兴元、高庆有、丁克仁、韩国义、李信等一直到现任林场第12任党委书记刘海莹,他们一任接着一任干,目标不变、决心不变,继续领导职工走向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主持人:主持人
你的脉络为我们梳理得很清晰。我了解到现在塞罕坝林场每年吸引游客大概能达到50万人,一年的门票收入可以达到4千多万,现在它已经不仅是一个绿色奇迹了,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塞罕坝林场创业过程中肯定有许许多多优秀的事迹和感人的故事,您给我们讲几个?
 
嘉宾:朱俊凤
好的,上个月我在《中国绿色时报》上,发表一篇文章“我所熟知的塞罕坝人”,主要讲他们艰苦创业的故事。东林毕业生47名,都是我的同期或同班同学。他们对我说,毕业时由哈尔滨去林场报到要3-4天,倒火车,倒汽车,坐的是客货混装的没篷的大卡车。刘敏、崔淑媛两位女同学晕车,不知吐了多少次,他们说:到林场连死的心都有,不用说吃饭了。要想在林场坚持下来,必须要过三关:第一关——生活艰苦关
  当时塞罕坝林场是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这里荒原一片,风沙迷漫,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有人说:十里不见人,百里不见树。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住临时搭建的马架子窝棚,吃的主食以荞麦面为主,没有蔬菜。夏天只有土豆、大头菜。有时供应不上,就只能盐水下饭。冬天零下40多度,还要上山打柴。这里也没有商店、医院,一些生活用品要到200多公里外的围场县去买。不通班车,不能打长途电话,不能发电报,报纸也是一周来一次,日报变成“周报”尽管他们来时做了很多思想准备,但实际与他们想象的相差太远了。他们严守誓言坚持,再坚持,党的需要就是他们的志愿,当营林员,当苗圃工,当小学教员……几乎什么都干过。这是对知识分子的磨炼,更是品德意志的考验。
 
嘉宾:朱俊凤
第三关——天灾人祸关
  在“文革”时期,阴河工作点分配来两个干部,但哪个单位都不要,工作点书记则坚持“我就是要这两个干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书记亲自来接他们。其中一位是高庆有。他的爱人抱着不满3个月和年仅4岁的两个孩子,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里,高庆有和书记则坐在大卡车的上面。由于雪太厚,他们只得在卡车前面用链轨拖拉机开路。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才到达阴河工作点。到场后,高庆有的二儿子便高烧不退。当地的土医生误诊为出麻诊,不给吃药,不给打针。面对孩子已经烧得昏迷不醒,呼吸困难,就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林场的刘大夫从外地出差回来。诊断孩子患了肺炎,马上实施抢救……终于,他们从死神手里把孩子夺了回来。塞罕坝人创业时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再加上天灾人祸,真是艰上加艰,能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
 
嘉宾:朱俊凤
一、塞罕坝林场成就。我先说说数据:
  1、55年造林面积11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10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森林资产总值200亿元。
  2、森林生态效益价值120亿元。其中净化水源1.3亿立方米,森林碳贮量800万吨,吸收二氧气化碳1.05万吨。
  3、林场每年社会用工15万人次,创造劳动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相关产业、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绿化苗木、山野特产、手工艺品等,每年接待游人50万人,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从以上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看是非常可观的,没有哪个林场与其比拟。
 
主持人:朱俊凤
二、塞罕坝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林业建设人才。
  全场建设初期的369名职工,他们都从外行变成了林业技术里手,126名知识分子都成了林业的专家。以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47名大学生为例。他们都成了高级工程师,建场后他们陆续的被调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还有的调到石油、铁路部门成为单位骨干。有的是局处长,还有的提为厅局级干部,成为林业建设难得人才。 三、塞罕坝林场建设经验。要讲塞罕坝林场的经验,有许多可以总结。就我看来有四条特别主要,可概括为32个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科技创新,永不言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这四条经验非常珍贵,是林场起家之本,应永远坚持下去。关于前两条我就不讲了,因为前几个问题主持人都问过了,我想集中谈谈第三、四条:科技创新,永不言败。在高寒地区坝上,机械营造落叶松在我国林业史上尚无先例,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一群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难题。头两年造林成活率非常低,只有8%,这时有人动摇了,认为坝上不适合造林。经过一番争论,还是要干下去。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失败原因,并大搞科技创新。攻克育苗、机械造林技术、引种实验等十多个课题。分别由李兴元、李芳文、葛清晨、李信、吕秉臣、夏均奎、孙秋烨、包禄、赵孝武、王义田、金广玉、刘宾、高瑶琴、潘志清等20多人结合自己工作大搞科学试验。终于取得新突破,成活率大大提高,为“塞北绿色明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共23条数据,第1/3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第  
访谈已截止